手术切口的脂肪液化实质是切口处脂肪细胞无菌性变性坏死过程中细胞破裂后脂滴流出。手术伤口脂肪液化的诊断,目前尚无统一的术后切口出现脂肪液化的诊断标准。一般认为具有以下表现者应诊断为切口脂肪液化:
(1)多于术后5~7天出现切口渗液,大部分患者无其他自觉症状,少数有切口处疼痛。挤压切口皮下有较多渗液;
(2)切口愈合不良,皮下组织游离,渗液中可见漂浮的脂肪滴,渗出液镜检出大量的脂肪滴;
(3)切口边缘皮下组织无坏死现象,无脓性分泌物,切口无红肿压痛,临床无炎症反应;(4)渗液涂片检查可见大量脂肪滴,连续3次培养无细菌生长。
如何预防脂肪液化的发生?
1.术前治疗原发病如糖尿病患者应控制血糖、高血压、冠心病患者控制血压、纠正心肌缺血,并改善局部微循环,增强组织的抵抗力。对于低蛋白血症和营养不良的患者,术前应予纠正,术后加强营养支持治疗。
2.正确使用电刀,将电刀调到合适的电流强度,避免电刀长时问停留或反复切割,拉钩动作轻柔,避免使用暴力和反复移动拉钩,尽可能减少对组织的压榨伤。
3.缝合切口前用大量0.9%生理盐水冲洗,尽可能清除坏死脂肪和彻底止血,忌反复搓擦脂肪组织,缝合时不留无效腔。
4.缝合、打结时动作轻柔,不宜结扎过紧,减少对脂肪组织的切割伤。
5.对皮下脂肪过厚、估计有脂肪液化可能的患者,应于皮下放置胶片引流,术后24~48h拔除。
6.对肥胖、糖尿病、贫血、低蛋白血症的患者,而血糖控制不佳,贫血、低蛋白血症未得到较好的纠正,术后脂肪液化的可能性越大,术后查房时应每天仔细检查患者切口的情况,注意有无渗液情况,观察渗出液的性质、量,如有液化症状的,要及时处理。
7.手术后的第l天,应用0.9%生理盐水彻底清洗切口的血迹。对肥胖者术后用红外线照射切口保持切口干燥,可预防切口脂肪液化的形成。
8.指导患者合理进餐,多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等营养丰富的食物,可保证机体充足的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和组织修复能力,促进切口愈合。
脂肪液化的治疗与护理方法介绍
1.及早处理和充分引流是治疗关键,处理的早晚对切口的愈合关系密切。因为液化的脂肪堆积在切口内不易局限,可向周围脂肪组织扩散,加速液化。通畅的引流可防止脂肪液化的加重并促进肉芽组织生长。
(1)渗液较少时,按需要拆去1~2针缝线,或从两针缝线之间撑开,排出液化的脂肪,放置伤迪引流纱条引流,也可应用新型伤口敷料填塞引流,如优拓或美盐引流条,根据切口渗液情况每天或隔天换药l次。通过换药切口一般可以一期愈合,不必敞开全部切口,否则反而使切口愈合时间延长。
(2)如渗液较多,应及时在渗液最明显处拆除部分或全部缝线以充分引流。彻底清除切口内失活的脂肪组织和异物,并应用吸收性较强的伤口敷料如藻酸盐敷料、亲水性纤维填塞引流,可起到吸收及引流渗出液的作用,使切口保持适宜的湿度,促进肉芽组织尽快生长以填充创腔,使切口快速愈合。评估渗液的多少外加纱布、棉垫或泡沫敷料作二级伤口敷料,根据切口的渗液情况决定更换敷料次数,必要时更换二级伤口敷料。
伤迪再生膏涂于脂肪液化的伤口后,再用较厚的纱布层+普通卷纸+纱布的夹层方式包扎,也想到了湿性敷料的效果,使用方便,效果更佳,临床上万例脂肪液化患者的使用结果证实,使用伤迪再生膏是治愈脂肪液化的有效方法。
(3)当切口渗液减少,基底l00%红色、肉芽生长时,可根据切口的情况予免缝拉力胶带拉合切口或行切口二期缝合,以缩短愈合时间。
2.对切口液化范围大,渗出液多者按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切口感染。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手术患者的增多,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在临床上也越来越多见,其发生主要原因与脂肪厚、血供差、组织受损坏死、渗液引流不畅等有关。提高手术技能、通畅引流可以有效预防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切口脂肪液化发生后,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促进切口愈合。
3.伤迪再生膏治疗切口脂肪液化的机理和优势
如前所述,及早处理和充分引流是治疗关键。充分引流,就是需要及时将伤口内坏死组织和细胞毒素排出体外。运用上述方法有时候效果不佳时,可以采用伤迪再生膏加纱布条引流。伤迪药膏的特点决定了它能进行持续的不间断引流,并且,集消炎、促进组织再生、提供湿润环境于一体,外涂伤迪再生膏,不仅能充分和持续的引流,还能防止感染、无需额外输入抗生素、刺激各类生长因子释放,促进肉芽和上皮组织的再生。只需要再配合名缝拉力胶带拉合伤口即可。
转载请注明:http://www.szkgy.com/jbzd/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