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切口感染是外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是外科患者最常见的医院感染之一,占外科医院感染的l3%~40%。手术切口感染可导致伤口裂开、延迟愈合等,住院时间延长,影响疾病的康复,增加患者的痛苦,同时增加医疗费用,加重患者负担,严重者可引起全身性感染、器官功能障碍,甚至死亡。手术后伤口的顺利恢复可增强患者术后康复的信心,促进其术后生活自理和尽早回归社会。因此,有必要预防术后切口感染,出现切口感染时及早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控制切口感染,根据切口的不同愈合时期应用不同的伤口敷料,创造一个有利于切口愈合的环境,促进切口尽早康复。手术切口可分为四类:清洁切口、清洁污染切口、污染切口、感染切口,
手术切口感染可分为哪些类型?
手术切口在术后1个月内出现脓性分泌物、脓肿或蜂窝织炎,即被定义为手术切口感染,手术切口按感染的轻重或范围分为浅表手术切口感染、深部手术切口感染和器官或腔隙感染3个层次。
1.手术切口浅层感染一般发生在术后l个月内,皮肤及皮下组织的感染。表现为切口局部红热、肿胀、疼痛或压痛,切口浅层有脓性分泌物,切口分泌物培养有细菌生长。
2.手术切口深层感染一般发生在术后l个月内(如有人工植入物则为术后1年),切口深部筋膜或肌层的感染,有时切口深部感染来自腹腔内的感染。表现为切口裂开或由医生打开,切口局部疼痛或压痛,红肿表现可不明显,有脓性分泌物,可有体温升高,经手术或影像学检查显示深部脓肿形成。
3.器官或体腔感染一般发生在术后1个月内(如有人工植入物则为术后1术部位的器官或腔隙感染。表现为放置于器官或腔隙的引流管有脓性引流物,液体或组织培养发现致病菌,或手术或病理组织学或影像学诊断器官/腔隙感染。
转载请注明:http://www.szkgy.com/yfff/7.html